今天和朋友聊起追光今年的新作《长安三万里》,我终于还是明说了“心里很没底”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主要是这电影我感觉讲不出一个故事,或者说几乎没有什么依凭,得自己构建剧情。两个知名人物啊,还是文人,纯原创剧情,这是多难。电影一定会讲两人年轻相识,以及老年反目的事,时间跨度一定大,所以肯定没法将两人脱离时代,必然从开元之治至安史之乱,到时候强行宏大也不好办,要是又搞什么天下什么苍生,大概又收不了场。
然后我在想,怎么根据现有信息处理这个电影。
首先,历史上李白和高适在中年时确实是朋友,在部分史书和大众传言中,李高晚年决裂,因为李白在安史之乱时跟了割据谋反的李璘,而李璘又被高适讨灭,下了大狱的李白求高适救命,高适没管,两人反目。
其次,根据追光放出的预告,李高二人似乎青年时就已经相识相知了,这可能是艺术加工。
根据这些信息,我们怎么猜故事?
我一直认为商业电影,尤其是动画电影,剧情忌复杂。鉴于历史人物的复杂性,影视化改编一定会困难,但或许可以考虑抓大放小,简化人物设定和关系。说白了,我认为可以更套路化一点,运用些友情片的常见手段。
比如李白依然可以是大家印象中豪放不羁的谪仙人;高适历史记载中虽也爽利,但考虑到其仕途相对顺利,可以设定得更踏实朴素,至少是人物在受挫后变得更现实一些(又看了一遍预告,发现高适的面相和声音确实要“木”一点,主创的确在往这个方向走)。李高二人相识相知后对对方也有羡慕之意,李白羡慕高适的仕途但不愿克己和承担太多责任,高适羡慕李白的洒脱但又无法忍受一事无成。中间让迷弟杜甫出来卖卖萌就更好了。
如果再激进点,直接写成高适年轻时是才华横溢的李白身边的配角,中年后才在仕途上风生水起,这样可能更有戏剧冲突,但ishi应该不会接受。
当然,以上几乎不符合史实,比如历史上的高李相遇时两人已是中年,而且都混得不怎么样……后来高适倒确实升上去了,李白是真的一言难尽……
但我觉得无所谓,抓大放小嘛,大是什么,是两人历史上见过面,当过朋友,高适又亲手掐断了李白的仕途,而且见死不救,后老死不相往来。至于什么时候见的面当的朋友,事业轨迹如何,可以放一放。
去年我比较担心电影搞成《孔子》那样的金句合集,今年又有点担心搞成《建国大业》那样的片断合集,这一幕混迹市井,下一幕力士脱靴,再下一幕赐金放还之类的。不过我担心可能只是因为我能力不足,无法想象更高层次的剧本,希望是这样。
我心里没底,是因为我认为电影是和唐朝时政、个人命运乃至中华文脉等相关的大主题,是具有一定严肃性的,因为它是“影重备字〔2022〕第1号”,作为参考,“影重备字〔2023〕第1号”叫《青春恩来》……
这样的电影只怕不会仅仅借唐朝的皮讲一个飞到天上的原创故事。抱有妖猫传风格念想的同学可以省省了。
从2020年至今,各个友商加起来只出了一部真正优秀的动画电影《雄狮少年》。大家期盼着一部优秀的、少点自我感动的、少点端碗吃饭放碗骂娘式营销的、不犯由西方人告诉我们的忌讳的动画电影。以前这样的电影是大圣归来和魔童哪吒,第三部作品会在今年出现吗?
对于追光而言,以前难,难在自己的生存和疫情下市场的不确定性,但疫情几年,客观上也影响了友商的项目进度和上映信心,追光依靠卓绝的项目管理能力,已经连续两年在暑期档里独享了动画电影能享受的一切,今年可能是追光最后一个缺少友商竞争的年份了。明年饺导的闹海哪吒要上映了,光线另一部神话电影《小倩》也在明年,和《聊斋:兰若寺》大概率撞题材,甚至是撞内容。更直接的挑战是,暑期、国庆两个最合适的大档期,光线的电影一部流量太大碰不得,一部题材一样碰上尴尬。面对光线影业的体量,追光如何应对?去中秋?如果考虑到人物和故事的先入为主,光线说不定会让《小倩》先在暑假早期上映,闹海哪吒放在国庆?当然前提是《小倩》足够优秀足够重要,值得哪吒让出来……
总和自己比固然重要,但市场不会总专门为你划出一块地。明年对于追光将是一次检验,经历几年历练,虽有进步,但是否足以应对最强的对手?我认为体量的弱势会在《小倩》和《聊斋:兰若寺》中得到最彻底的暴露。面对光线传媒历时两年梳理的“中国神话宇宙体系”的首部作品《小倩》,除非今年的《长安三万里》大爆出圈,否则《聊斋:兰若寺》将约等于没有宣发。一旦《小倩》水准在合格线上,人物撞车、背景撞车产生的质疑在宣发不足的情况下该如何处理?再重复一遍《哪吒重生》的遭遇?还是说《兰若寺》会有明显更高的质量?
但是,海压竹枝低复举,风吹山角晦还明。不嫌屋漏无乾处,正要群龙洗甲兵。斗士的头发、巨人的额头、战神的脚跟,真正的挑战到来前,没人知道故事会怎么演。新的篇章要开启了,我非常兴奋。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人人空调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36 联系邮箱:8557298@qq.com